我的书城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我的书城网 > 愿你盛得下悲伤,也输得出力量 > 第三辑 悲伤如河,通往的也许是开阔

第三辑 悲伤如河,通往的也许是开阔

愿你把生活里的悲伤熬成扑鼻的茗香

人生之路,困难重重。所到之处,处处有悲伤。生活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它永远不会只有光彩夺目的那一面。

这个道理我懂,但我经常忍不住思考,为什么日子过得那么好,我们却依然难过。这种悲伤不是哭泣那么简单,而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背景色。

或许,你可以先试着回答这个问题:你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子?

这个问题我问过很多朋友,得到的答案大多是“我的脸太圆了”“我的腿太粗了”“我太矮了”“我太内向了”“我都三十岁了还没结婚”诸如此类。

有很多缺陷,对吧?

我身边有不少女性朋友,经常被这样的问题困扰。无论身边的人说什么,她们都觉得自己有缺陷。

其中有一个闺蜜,从小就因为长相吃了不少亏。小时候婴儿肥加上眼睛小,经常在学校被同学嘲笑,连家庭聚会上都不时有人拿她的长相调侃。

所以她的性格一直很内向,不爱和别人说话,也因此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了读书上,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霸。后来,她还开始热衷健身跑步,练出了一副好身材,大家都夸她越长越漂亮,可她始终摆脱不了过去的阴影,特别是那双小眼睛。每次,身边有人夸奖某某姑娘眼睛大的时候,她都觉得是打在自己脸上的巴掌。

人都有一种倾向,喜欢放大自己的缺陷。她执着了很多年,甚至在怀孕的时候最担心的都是以后孩子长得像她怎么办。结果,女儿真的很像她。

不过女儿的出生反倒让她学会了很多。

她女儿的长相虽然像她,但性格却像爸爸,从小特别爱笑,又很少哭闹,每次她带女儿出去溜达,邻居们都称赞这个孩子喜庆。也因为活泼开朗,在成长的岁月里,她一直很受欢迎,和闺蜜小时候总是把自己蜷缩在角落里的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闺蜜后来跟我说,孩子真是老天给她的礼物,让她能学着放下这么多年心里的伤。过去,她一直暗自为孩子的未来忧虑,而如今,她不仅不再担心,还从孩子身上学会了自我欣赏。

如今的她,轻松自如地调侃自己的眼睛小,洒脱地拿着上学时的照片讲述那时候自己因为长得不好看而做过的傻事,比如拒绝了一个她很喜欢的人,比如忍住了很多她想说的话。

而从那时起,她才知道,原来这么多年

以来,她才是伤害自己最深的那个人。

说到她,我想起李亚鹏做客《朗读者》时提到的一个词:礼物。

孩子就是父母的礼物。而他也有一个礼物:一个不完美的小孩。

就像李亚鹏说的,李嫣是个“足够特殊”的孩子。先天缺陷加上父母的知名度,从她还没降临到这个世界上起,就引发了无数的争议。当这对明星夫妻决定带着这个有缺陷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时,他们又遭遇了婚变。这个特殊的孩子又变成了单亲家庭的一员。

讲真,起初我十分不赞同明知道孩子有缺陷,还固执己见地把他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来。毕竟放眼身边,身体健康的孩子都难免受到心灵上的伤害,更何况那些有缺陷的孩子呢?如果是我的孩子,我不能想象他们要遭受多少异样的眼光。

可是,这几年,李嫣这个可爱的孩子频频出现在社交网络上,从她开始背着爸爸妈妈偷偷地放出自拍照,再调侃一句“菲姐的时尚只有我能跟得上”的时候,当她在爸妈的鼓励和支持下去帮助这个世界的时候,你会不会有一点后怕险些失去这个小天使?

李亚鹏给女儿写下了一句话:“上帝给了你这伤痕,我要让这伤痕成为你的荣耀。”想来,这个世界上哪有一条划定健全和残缺的线。史铁生说,如果残疾意味着不完美、困难和阻碍的话,我们每个人都是残疾人。

这一点毫无疑问。

我们的眼睛好像一枚放大镜,能把缺点无限地放大,一个人最丑的样子永远在自己的眼里,连万人迷娜塔丽·波特曼都说自己刚上哈佛的时候得了“骗子综合征”,觉得自己得到的一切都不真实,觉得自己好莱坞明星的身份配不上哈佛这顶桂冠。

有时候,我们无法把荣誉和成绩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内心就会对自己极度怀疑。外在的缺陷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认知偏差。

多芬曾经拍摄了一条公益广告,邀请美国一位刑侦画家为一些女性画像,画师不会和当事人接触,只是根据她们本人的描述制作一幅画像。紧接着邀请陌生人描述她们的样子,再画一幅画像。当这两幅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