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备孕开始就一直不停地看各种育儿书籍,越看越焦虑,整天皱着眉头说,这养孩子怎么不容易,小时候爱生病,长大了太调皮,不仅发愁智商,还担心他心理会出问题。
她总问我们,你说我是全职陪着他好呢,还是上班让他独立一点好呢?不陪怕孩子没安全感,陪着又担心他太依赖她这个当妈的。好像怎么做都不对,简直愁死了这个当妈的。
最后,把责任怪在书身上。
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读了那么多书,日子却越过越辛苦。懂得多了,好像反而难走。不过,不是读书不好,而是你没想明白读了半天书到底能
得到什么。
你能养成一个完美无瑕的孩子吗?
你能给他提供一个完美的原生家庭吗?
显然,都不可能。
对于人生,于丹有一番评论我非常喜欢。
生活都挺残酷。可以说生活就是一锅滚开的水,它一直都在煎熬你,问题是你自己以什么样的质地去接受煎熬,最终会看到不同的结果。
我们来做一个实验。你的面前有三锅水,都是滚开的,你试着往第一锅水里扔一个生鸡蛋,往第二锅水里面扔一根生的胡萝卜,往第三锅水里面扔点干茶叶。
生鸡蛋,最开始很鲜亮、很柔弱,内质都是流动的,像我们鲜鲜亮亮的、满怀梦想的心,但是在生活里熬啊、煮啊,最后煮**,愤世嫉俗,以偏概全,觉得这个世界很艰难,人心很险恶,前途很渺茫。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人,充满了抱怨,这是被生活煮硬的人。
再看胡萝卜,胡萝卜一开始有款有型,鲜鲜亮亮,但是最后成了胡萝卜泥了,就如同被生活煮软了的人,“好好先生”,大家人云亦云,为别人活着,服从别人。这种人固然挺善良但失去了自我。
再看茶叶,茶叶同样是受煎熬的,但是恰恰是这种煎熬沸腾,使得它所有的叶片都舒展开,起伏着,把自己的能量释放出来。
在被这个社会成就的同时,它也把无色无味的水变成了一锅香茶,这就是彼此的成全。我们能做什么?我们不能要求社会降低温度,不再沸腾,减少煎熬。我们只能选择自己
是一个生鸡蛋,是一把干茶叶,还是一个胡萝卜。我们能选择的是自己。
一个人懂得越多、经历得越多,越会发现,生活四处都是坎坷。无论你学了多少知识,积累了多少见识,生活还是经常要给你泼冷水。成熟的人,不会期待生活完美,而是经历过悲伤,却把悲伤熬成了扑鼻的茗香。
这样的人明理又通透。所谓明理,就是看透生活是怎么回事。而所谓通透,就是即使生活不完美却依然用心热爱,认真生活。
成熟的人面对生活不是真糊涂,而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而这装糊涂的背后无非是不计较。
很多人书读得不少,却依然不幸福。因为知识和道理,光知道没有用,你还得学会忍耐和接受生活不完美的样子,寻求改变。就像罗曼·罗兰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