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我的书城网 > 有见识的姑娘,活得更高级 > 慢一些没什么不好,有些人注定要大器晚成

慢一些没什么不好,有些人注定要大器晚成

前两天,消失了好几个月的发小梅子突然约我吃饭,我知道她又有事儿了,没事儿的时候她从来不找我。还好,这次是件大喜事,31岁的她要结婚了。按照她自己的话说,终于爬到了婚姻的殿堂。

梅子笑着说,这次终于又发挥了自己的特长。

她的特长就是,反射弧特别长--总比别人慢。

小时候,她妈为这事没少发愁。别人家的孩子唐诗都能背出一两句,梅子连姥姥、姥爷都叫不出来。

她的动作也很慢,写作文的时候,我潦潦草草地写了一大篇,她才刚一笔一画地写了小半段。所以,我经常一个人一边荡秋千一边等她写完作业。

我们上同一所小学,又是邻居,每天一起上学,一起放学,我是个急脾气,她却是个慢性子。那些年,她跟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慢点。

我写作业快、学东西快,念书自然不费力,成绩也很好。而她正相反,所有人都说她脑子慢,将来也不会有什么成就,甚至老师都劝她爸妈想想这孩子以后怎么办。

那时候,我很怕她不

能一直和我在一起玩,所以有时间我就给她补课,希望她的成绩能好一点。她一点都不笨,只是需要比别人花费更多的时间消化而已,但这个世界不愿意等她,把她抛在了后面。

最终,我们还是分开了,她去了一所普通中学,我去了一所市重点。

还好,我们还是邻居,偶尔还能见面聊天。

她过得并不好。因为软弱又迟钝,她受到了不少排挤,她的同学会抱团欺负她,冷嘲热讽、偷藏试卷、课桌里塞垃圾,她成了青春时代里典型的“全民公敌”。她的存在,让别人的友谊反而更紧密。那时,她的反射弧还是那么长,过了很久才发现,原来大家都不喜欢她。为此,她伤心了很久。

慢,成了她青春里最深的伤。因为慢,她过着孤独的日子,除了我,她没有一个朋友。因为慢,她喜欢的男生对她说:“我不想被别人取笑。”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生活差距越来越大。我像轮子一样不停地转,她还是一样慢悠悠地过日子。不过,时光是个神奇的东西,它总能施展魔

力,把“缺陷”变成“优点”。在这么多年的“慢”生活里,她练就了一种沉稳的个性,从不着急,就像小时候一笔一画地写字一样,她的人生也走得一笔一画,从不匆忙追赶别人的脚步,总是停下来,先想清楚自己的方向。

她学东西依然很慢,所以总是要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但是她总是比别人坚持得久。她从不和谁比较,也不参考谁的生活,只是按照自己的节奏一点点地进步成长。

她读的书比我少,但领悟却永远比我多。她认识的人也比我少,但能交心的人却永远比我多。

连谈恋爱,她都很慢。在人们忙着追赶恋爱、结婚、生子这张紧凑的时间表时,她28岁才开始谈恋爱。

在所有人都感叹自己恋爱经历不够丰富的时候,她嫁给了自己的初恋。

上大学的时候,她说,自己还没找到方向;大学毕业,又说自己要先努力上班。一晃就到了剩女的年纪,我总是跟她说,赶紧找个人谈恋爱吧,不要错过大好青春。其实我是担心,她以后再也找不到好男人,凑合

着把自己嫁出去。

她却依旧慢慢悠悠,从不慌张。

后来我才知道,她认识这个人快十年了。龟速的爱情,或许才能让彼此的个性在岁月里慢慢地呈现,也才能让两个人找到各自的方向之后再决定合不合适。

成熟的爱,更稳固,也更长久。

走得慢的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势。时光凝结出的领悟让他们厚积薄发。

比如我喜欢的宅女作家顾漫。她把自己称作“乌龟漫”,等她的更新,经常等到上一章的情节都忘了。当她的读者特别受煎熬,因为她没有什么时间表,比起日更的作者,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她能写出东西来。但从《何以笙箫默》到《骄阳似我》,没有一部让人失望过。

又比如我喜欢的美学家蒋勋。他在《品味四讲》里讲了很多衣食住行的生活美学。他说,“行”的美在于速度感,继而提到“悠闲”。“闲”这个字很有趣,门中有一个木,如今,再也没人有时间看看家门口的那棵大树了,所以大家都没有了清闲。所以,他比任何人都看得明白透彻

米兰·昆德拉有一个“存在主义数学公式”:慢的程度和记忆的强度成正比。

他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