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房遗直那闪闪发亮的眼睛,房遗爱也没有再多说什么,放下文稿直接就离开了。+b¢o+o_k′z¨u¢n¨._c+o?m~
在房遗爱离开之后,房遗直直接一把将文稿拿了起来。
虽然他这几天已经认真的将文稿研习了好几遍,甚至已经背的滚瓜烂熟,还是要继续研习。
至于还有没处理完的公文,去他娘的公文,处理再多公文,皇帝能知道吗?
把这事办的妥妥当当漂漂亮亮,二弟还能不在皇帝面前为他美言几句?
到时候,再加上父亲的余荫,还能不青云直上?
其实他入仕还没几年,如今已经官至礼部郎中,已经算是青云直上了,对别人而言已经是不可想象的升官速度。
房遗直当然也知道这一点,而且他也明白,他之所以升官这么快,既有父亲的余荫,也有弟弟和弟媳的颜面。
只不过他仍然觉得升官的速度不够快,谁让他入仕晚呢?
人都说三十而立,结果他三十岁才入仕,父亲压了这么多年,他也觉得着实委屈。
所以,他虽然升官的速度已经很快了,却依然觉得不满足。
谁嫌弃自己升官速度快呢?
他也渴望做出一些实绩来展现自己的才能,而不是让人觉得他只是靠父亲的余荫和弟弟的圣眷,尤其是获得皇帝的赏识。*l¨u,o,l-a¢x¢s-w,.?c*o?m*
刚刚看了几行,房遗直旋即又放下了手上的书稿,因为他突然想起了刚刚房遗爱说过的一句话。
皇帝想要亲自出任科技院的院长!
如此看来,去科技院为官倒也未尝不是好事。
一时间,房遗直踌躇不已,拿不定主意到底是留在礼部,还是调去科技院为官。
最终他还是决定回去跟妻子商量一下,接下来他又开始沉下心来研习科学。
从礼部离开之后,房遗爱又去了将作监,马上就要在此发行官报,他要将报名和遴选的时间地点刊印在官报上。
报名的地点就在新改建的科技院,而举行遴选考试的地方自然就是将作监。
无他,将作监地方够大,完全可以挪出一些馆舍里作为考场,反正也就一天的时间而已。
随后房遗爱就入宫跟李治禀报了借用房遗直一事,对于这等小事,李治自然满口应允,当即就给礼部下了一道诏令。
还没散衙的时候,房遗直就知道了皇帝下的诏令,对于这道诏令,他一点都不惊讶,只是感慨房遗爱办事的速度之快。
刚刚跟他说完,转头就入宫说动了皇帝,简直就跟吃饭喝水一样容易,什么时候他也能有这样的圣眷就好了!
不,能有一半也知足了。′4`2`k*a^n_s,h?u?.¨c/o+m/
散衙之后,房遗直就带着书稿回到了家。
先是拜见了父亲,跟父亲说起了去给弟弟帮忙的事。
听父亲叮嘱了几句兄弟齐心之类的话,房遗直这才回到了自己的院落。
然后就又跟妻子说起了这事。
杜氏听完就立即关切的问道:“你有没有跟二郎说,你还要回礼部?”
房遗直点了点头:“我跟二郎说了,二郎也答应了,等事情办完之后,就让我重回礼部。”
杜氏听了不由松了口气,展颜笑道:“那就好。”
以前公公官至宰相,她身为宰相儿媳无论是在娘家还是在外面都格外风光。
如今公公已经致仕多年,她也感受到了其中的落差。
虽然还有个圣眷深厚的小叔子,有个身为公主的妯娌,但是毕竟隔了一层。
好在丈夫也升做礼部郎中,倒也稍稍弥补了一些她的心里落差。
所以,她并不希望丈夫被科技院。
科技院不过是刚刚成立的小官衙,既无前途,又无权无势。
礼部虽然不及吏部、户部,怎么也比科技院强上不知道多少倍。
房遗直迟疑的说道:“二郎说科技院大有前途,我若不去大为可惜,到时候不要怪他这个做弟弟的没想着我。”
杜氏笑道:“那也只是二郎的设想而已,二郎官至左侯卫大将军,科技院只不过是他监管而已,你若是去了科技院,你能兼任礼部的官职吗?”
房遗直听了顿时摇了摇头:“那当然不可能。”
朝廷重臣身兼数职也就罢了,他还没有迈入重臣行列,哪有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