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钱明导演给的地址,苏晨坐了近一个小时的地铁,又转了两趟公交,才终于找到了【利刃出击】剧组的临时筹备处。^优·品\暁-税?蛧^ ′蕞!芯*漳_节^耕-歆^快`
地方有些偏僻,位于京城郊区一个略显陈旧的文化创意园内。
所谓的筹备处,也只是租用了园区里一栋老厂房改造的二楼几个房间,外面连个像样的剧组招牌都没挂,只在楼道入口处贴了张打印的A4纸,上面写着:
“《利刃出击》剧组试镜处由此上楼”。
看起来,确实像钱明说的那样,是一部投资不算太大,主打性价比的网剧。
不过,苏晨对此并不在意。
蚊子再小也是肉,机会再小,也得抓住!
更何况,钱明特意提过,这部剧的导演李建军是个有想法、注重实感的导演,制作班底也相当不错,都是圈内经验丰富的老手。这种务实的团队,往往更能拍出质量过硬的作品。
对于现阶段的他来说,能拿到一个出彩的、适合自己的角色,远比参演一部流量明星扎堆、投资巨大但粗制滥造的“大制作”要重要得多。
深吸一口气,苏晨整理了一下简单的衣着,迈步走进了略显昏暗的楼道。
刚走到二楼楼梯口,一阵嘈杂的人声就传了过来。
推开那扇挂着“试镜等候区”牌子的虚掩着的旧木门,眼前的景象让苏晨微微挑了挑眉。
房间不小,但里面己经挤满了人,少说也有三西十号。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混杂着香水、发胶、汗水以及紧张焦虑情绪的复杂味道。
这些人,显然都是和他一样,前来试镜的演员或准演员。
苏晨目光快速扫过全场,凭借着导演系学生的基本素养和提升后的敏锐感知,他很快就将等候区的人分成了几类。^x~k¢a~n?s*h?u¨w¢u/.·c^o`m^
最显眼的一拨,大约有七八个人,聚在房间靠窗采光最好的位置。
他们大多衣着光鲜,妆容精致,神态间带着一种掩饰不住的优越感。
身边往往还跟着助理模样的人,端茶倒水,忙前忙后。
这些人要么是某些经纪公司力捧的新人,要么干脆就是带资进组的“关系户”,来试镜,恐怕更多只是走个过场。
另一拨,则明显是科班出身的学生或刚毕业不久的新人。
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有的拿着打印出来的剧本片段,小声地对词;有的则在低声讨论着表演技巧,或者互相打探着消息,脸上带着年轻人特有的青涩、热情和紧张。
苏晨甚至在其中看到了几个有些面熟的,似乎是京影表演系的师弟师妹。
剩下的大多数,则是形形色色的“散户”。
有看起来经验丰富、气质沉稳的中年演员,也有不少像苏晨这样,独自前来,默默等待的年轻人。
他们神色各异,有的紧张不安,坐立不宁;有的则故作镇定,眼神却不时瞟向紧闭的试镜房间大门;还有的则在低头刷着手机,似乎想用这种方式来缓解内心的焦虑。
整个等候区,就像是一个小型的名利场缩影,充满了竞争、焦虑、希望和各种心照不宣的打量与比较。
苏晨的出现,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他穿着简单,气质内敛,没有助理跟随,也没有刻意去和谁攀谈,只是找了个相对安静的角落,平静地站定,默默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这种平静,与周围环境的浮躁和紧张,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对比。¨搜.餿′暁^税′罔^ +更¨歆?罪¨快?
他就那样随意地站在那里,身姿挺拔,眼神清澈而锐利,仿佛一个置身事外的旁观者,又像是一头潜伏在草丛中,冷静观察着猎物的猎豹。
这种独特的气场,虽然没有刻意张扬,但还是吸引了几个人的注意。
一些同样在默默等待的演员,好奇地打量了他几眼,猜测着他的来路。
而那几个科班出身的学生,则觉得苏晨身上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不像是一般的学生,倒有点像……他们学校里那些教形体的老师?或者干脆就是部队里出来的人?
然而,更多的目光,是不屑和轻视,主要来自于那些“关系户”扎堆的区域。
“喂,那小子谁啊?看着面生得很,哪个公司新签的?”
一个穿着时髦、打着耳钉的年轻男人,用下巴指了指角落里的苏晨,对他身边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精明干练的经纪人模样的中年男人问道。
这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