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我的书城网 > 最强知青 > 第144章 安定人心

第144章 安定人心

都说农村路滑,走道要小心。~优′品¨晓?税_惘` \已^发\布¨嶵?欣~漳\截`

可林致远在白石沟看到的只有淳朴,以及对国家需求的重视。

宁愿自己饿肚子,也要把国家给的任务给完成,而且是漂亮的完成,毫无怨言。

接下来的会议中,村里定下了上半年将统购粮食和公粮都上交的事,至于超购粮,大家决定等十一月份的秋粮收上来之后再做决定。

“那,杨队长,这次我们还是按照以往一样,先分一批粮食吧?”有人提问道。

按照惯例,收成之后,把国家和集体的粮食留够了,剩下的粮食就是社员同志自己的了,这是他们这半年来的劳动所得。

只听杨奇清了清嗓子说道:“除了公粮,还有更大一部分的统购粮,我们按照之前的分配标准,公粮九千斤,统购粮差不多在两万七千斤,剩下的便是超购粮和我们自己的口粮种子粮应急粮了。梁会计,这些我们都算好了吗?”

梁平说道:“队长,这个我也已经计算出来了。”

“这上半年,我们生产队两百四十多亩水田,要留种子一千斤,储备粮一万斤,再扣掉公粮九千斤,统购粮两万七千斤,剩下五万四千斤水稻,这是糯米和粳米水稻放在一起算的。如果只算粳米,那只有四万五千斤左右。+咸^鱼/看`书¨枉? `已¢发`布¨最^欣*璋`洁?”

此时,几乎所有的村干部都在掰着手指头计算着,自己这上半年能得到多少粮食。

全村上下加上知青,差不多有两百人左右,这算下来,一个人分不到三百斤谷子,这要是在碾成大米,恐怕每个人就两百斤粮。

虽然这只是上半年,还有下半年的收成。可下半年的收成就算再多,也不会翻倍,所以每个人最多也就得到四百斤的大米了。

这还是平均分配的原则,实际上这批粮食还要按照人头粮食,工分粮食来算,有上工的人自然就多分一些,没上工的人少一些。

“那,我们村这上半年,人头粮和工分粮分别能给多少?”杨奇接着问道。

梁平翻了翻本子,终于是在最后一页找到了他之前算好的数据:“我大概算了一下,人头粮每个人190斤,只算上半年的工分,每个人差不多一个工分4两!”

林致远心里大概算了下,一个人基础粮食 是一百九十斤,一年上工三百天算,还能得到一百二十斤的粮食,也就是家里的劳动力着上半年可以得到三百一十斤。

碾米之后得到7成的大米,也就是两百斤左右,一年也就四百斤的粮食。可这是出勤率最高的社员才能得到的粮食。

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没办法上工,或者上工得到的工分不多,那么能得到的就更少了。¨3¢8+k+a·n+s\h·u′.*n!e\t-

所以,就算是丰收年,百姓的日子也不是很好过。

我们也不能按照后世的标准来看待这样的数据,后世的人,一般也就是一天三顿饭,一顿饭一碗米饭,一天下来吃的也不会超过一斤大米。

可大家要想想,这只是大米啊,菜不算么?肉不算么?

1976年,白石沟的百姓家里可没有大鱼大肉,顿顿有肉,还无肉不欢,这个年代的人要吃饱,基本上都是靠米面!只有吃得多了,才能够摄入足够的能量,来维持一整天的生活劳动。

所以这时候的人,哪怕是老人,一天一斤大米都是不够的。大家都说“够不够,三百六!”这只能维持一个很低的能量状态,一天一斤,真的不够吃。

对于那些家里还有很多孩子的家庭来说,这就更加困难了。

看到大家的情绪从一开始的兴奋,变得有些低落,林致远当即站了起来,说道:“同志们,虽然我们的粮食在现在看来不太够维持一年的生计,可是大家也不用太过担心,粮食不够,我们就去买!”

“买?林秀才,我们哪来的那么多钱买粮食啊?再说了,我们自己都是种粮食的,再去买粮食,说出去让人笑话!而且,我们也没那么多粮票啊。”有人说道。

“呵呵,大家可不能有这样的想法啊,虽然我们吃的东西不够,我们买点,又怎么了?国家也没规定我们不能找粮站买粮食吧?”

“钱的事,大家也不用太担心,这几个月,我们的饲料厂,砖瓦厂都在不断给我们村里赚钱,就按照一个月两千块,年底也有两万块钱的收入,就算拿出五千块钱来买没有粮票的粮食,一斤也就两毛钱,我们也能拿到两万五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