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清楚一个理由。”
林婧静静地听着,陆知州的话,让她想起了分手的那个晚上,那天陆知州在学校门口还说了一句话:“祝你学业有成,前程似锦。”
林婧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选择忘记这句话了,因为那不是什么祝福,那是一个诅咒。
“我后来才知道,你那段时间的状态很不好,经常晚上睡不着,但你却从来没跟我倾诉过这些事情。我意识到我们之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但我放不下自尊心去找你,我想你也是一样的,所以最后只能无奈地错过……”
林婧严厉地打断了陆知州的话:“别再说了。”
陆知州突然地怀旧让林婧有些不知所措,林婧很少去想和陆知州那段时间,但不可否认的是,那是一段至少从表面上看,非常健康的感情。
他们一共在一起两年,在对方身边的时间,只有短短一年,他们会在校园里散步,聊点课上的内容,林婧学的当时没有选择自己的方向,陆知州则是广为涉猎,后来他选择的是竞争很是激烈的英国史,而林婧去了西班牙,自然就开始研究西班牙史。
有时候针对一个问题时,他们常常有不同的看法,但他们不会吵起来,陆知州会认真听林婧说完她的想法,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语言的学习在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要说林婧有什么能够战胜陆知州的话,也许就是语言了,林婧很有语言天赋,陆知州在语言学习上却稍显不足,
林婧学语言很快,如果不是喜欢历史,她很有可能会去读语言,然后做翻译,她大一的时候,看了很多国外名著,很多书她既看了翻译版本,又去看了原版,她的英语能力就是在这个时候飞速增长的。
在高中的时候,她在学校里参加的唯一一个社团也是关于语言类的,一开始她只是为了提高英语能力,却没想到又学了一些西班牙语,又涉及到了一些拉丁语,后来出国留学,语言类的考试她几乎没花什么功夫。
林婧和陆知州的讨论,最终都会以陆知州的胜利结束。他对很多人的评价都是看似中立,甚至是积极的,他不会尖锐地指出谁的问题,因为他总是胜利者。
他一开始就站在顶峰,所以包容就成了最简单的事情。他能够看到别人的努力,可那只是上位者对奋力追赶他的人的怜悯。
这就是他们感情里最阴暗的一面,因为这就是陆知州,他的宽容来自于他强大的知识结构,他天才般的能力,可却不来自现实。
陆知州是一名完美的精英,所以他理所当然的是精英文化的代言人。就像他评价王一凡的时候,他总是批判王一凡不应该讨好老师以获得资源,可他不会理解家境贫寒的王一凡实在需要一个伯乐。
他更不会理解,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点头哈腰的活着是他们生活的必需品。林婧并不会赞同这种活法,可是她也不会傲慢地看待这一切。
而有的人却总是自上而下地看待一切,这使得他们再谈论很多问题的时候,缺乏实际的能力,他们能够轻易地讨论那些理论的东西,却对现实正在发生的一切置之不理。
聪明、博学的人不代表他们永远不会出错,也不代表,他们所说的,全都是对的,更不代表,他们不会有壁垒,每个人都不过是生活在不同的信息茧房里的虫子。
那时候的林婧没看懂这些,所以她主动地接受着陆知州的改造,然后企图成为一个和陆知州同样了不起的学者,成为一名精英,但她没学会陆知州的能力,却学会了他的傲慢。
她主动割裂了自己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寻求成为精英的途径,但她的文字、她的思想却又与精英阶层背道而驰,她无法真正地认同精英文化,她总是站在普通人的立场看待一切,因为她就是普通人。
她渴望成为精英,可她骨子里却又厌恶精英,她总是喜欢平视一切,而非俯视。所以她理所当然地陷入了极度的内耗之中,雪华的死成为了导火索,而新书的骂名成为了最好的火引子,点燃了一切。
她无法放下精英的身份,却又不愿意成为陆知州,所以她选择逃跑,选择另一种生活,企图重新塑造她自己,但她没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