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质量,都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提升!
“成了!炉温更高!铁水更旺!”
“杂质似乎也少了些!”
“若是能造出图纸上那种真正的高炉,再有足量的优质焦炭……天啊!我大唐的钢铁产量,至少能翻上几番!”
接连的成功,让整个工部都陷入了一种狂热的状态!
工部尚书段纶,这位以务实著称的朝廷重臣。
此刻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立刻捧着一块凝固的水泥样品,以及一份根据图纸和试验结果写成的详尽报告,火急火燎地冲向了皇宫!
甘露殿。
李世民刚刚听完司农寺关于土豆玉米试种进展顺利的汇报,心情正好。,2¢c+y+x*s′w¨.′c?o`m~
听闻工部尚书段纶求见,并且是“携惊天利器而来”,不禁也来了兴趣。
“宣!”
段纶快步入殿,脸上红光满面,几乎是小跑着上前,将手中的报告和那块灰不溜秋的水泥块呈上。
“陛下!大喜!天大的喜事啊!”
段纶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调:
“吴王殿下所献之高炉图纸与水泥秘方,经工部反复验看、初步试制……皆乃利国利器!神物!真正的神物啊!”
李世民接过那块水泥,入手颇沉,质感坚硬冰冷。
他用手指用力按了按,纹丝不动,又屈指敲了敲,发出清脆的声响。
“此物便是水泥?”李世民好奇地问道。
“正是,陛下!”
段纶连忙解释:“此物乃用石灰石、粘土等寻常之物,按秘方煅烧研磨而成。”
“遇水搅拌,初时如泥,然只需数个时辰,便能凝结如石!”
“且日久弥坚,水火不侵!远胜我朝现有之夯土与砖石灰浆!”
“哦?”
李世民眼中精光一闪,来了浓厚的兴趣:“竟有如此奇效?”
他想起之前李道宗的汇报,以及那份描绘岭南新貌的奏疏中,隐晦提及恪州用一种“神奇胶泥”快速修建码头和堡垒的事情。
当时只以为是夸大其词,没想到竟是真的!
“陛下请看此份报告!”
段纶将工部的报告呈上:“臣等己初步验证,若能量产此水泥,用于修建城池、堤坝、桥梁、道路……”
“其坚固程度、建造速度,皆远超以往!甚至……”
段纶深吸一口气,说出了一个让李世民心脏猛地一跳的词:
“甚至可用于修筑长城驰道!若以水泥加固,千年不朽,亦未可知!”
千年不朽!
李世民的呼吸陡然急促起来!
长城!运河!驰道!宫殿!
这些都是历代帝王彰显功业、巩固统治的标志性工程!
他李世民,自然也有着超越秦皇汉武的雄心壮志!
但这些超级工程,无一不是耗费巨大,旷日持久!
其中最大的制约,除了人力财力,便是建筑材料和技术!
夯土易塌,砖石耗时,木材易朽……
而现在,一种廉价(理论上原料很常见)、坚固、还能快速施工的神泥出现了!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可以用更短的时间,更低的成本,去完成那些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宏伟蓝图!
意味着大唐的边防要塞可以固若金汤!
意味着贯通南北的运河可以畅通无阻!
意味着连接帝国各地的驰道可以平坦耐用!
意味着他可以建造出远比现在更加辉煌壮丽的宫殿楼阁,向万国万邦,展现大唐的强盛与威严!
这诱惑,太大了!
大到让李世民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都感到一阵心潮澎湃,难以自持!
“好!好一个水泥!”
李世民紧紧攥着那块水泥样品,仿佛攥住了帝国的未来!
“段卿,此物量产,可有把握?”
段纶面露一丝难色:“启禀陛下,依照吴王殿下所献之配方,工部可以尝试生产。”
“然,欲大规模、低成本、高质量之生产,报告中提及,似乎……需要特殊的窑炉进行高温煅烧,以及精密的研磨器械。此二者,吴王殿下并未……并未详述。”
李世民闻言,眉头微皱,但很快又舒展开来。
果然!恪儿这小子,还是留了一手!
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
若是将所有核心技术和盘托出,那才叫不正常。
而且,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