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的文武百官,最后落在了那空置的龙椅上。
紧接着!
“皇帝陛下驾到——!”
唱喏声,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和力量!
万众瞩目之下!
李恪,身着那件融合了传统与革新的崭新皇袍,头戴平天冠,腰悬玉带,脚踏龙纹靴。
在一众亲卫和内侍的簇拥下,步履沉稳地,踏入了太极殿!
他的出现,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阳光透过殿顶的琉璃瓦,照射在他身上,那明黄色的皇袍仿佛在发光!
皇袍上独特的纹饰,在光线下流转,既有九五之尊的威严,又透着一股勃勃生机与锐意进取的昂扬之气!
他年轻的面庞上,没有丝毫的紧张或怯懦,只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从容和掌控一切的自信!
眼神深邃如海,平静地扫过下方跪伏的文武百官,仿佛在审视着属于他的万里江山!
这一刻,所有人都感觉到,一个崭新的时代,随着这位年轻帝王的脚步,降临了!
李恪走到丹陛之下,先向御座之侧的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行礼问安。!E¨Z-晓?说`旺\ -免¨沸_越·独^
而后,在司礼官的引导下,开始进行繁琐而庄严的禅让仪式。
先是由中书令恭敬地宣读了李世民亲笔书写的《禅让诏书》。
诏书中历数了李恪拨乱反正、安定社稷的盖世奇功,称赞其文韬武略、仁德兼备。
乃天命所归,是继承大统的不二人选,自愿退位让贤云云。
随后,李世民在内侍的帮助下,颤颤巍巍地走上前,亲手将象征着皇权至高无上、代表着江山社稷的传国玉玺,郑重地交到了李恪的手中!
当李恪的手,稳稳地握住那方沉甸甸的玉玺时,大殿内外,响起了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如同浪潮,一波接着一波,响彻云霄!
李恪手捧玉玺,缓缓转身,面对着下方跪伏的文武百官和殿外广场上密密麻麻的人群。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如炬,扫视着这片凝聚了无数人心和期望的土地。
他没有立刻登上龙椅,而是站在丹陛之上,朗声开口,声音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广场,甚至更远的地方!
“众卿平身!”
“谢陛下!”
百官起身,但依旧躬身肃立,等待着新皇的训示。
“朕,李恪,今日承蒙太上皇信重,百官拥戴,万民期盼,得承大统,诚惶诚恐,亦感重任在肩!”
李恪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和自信。
“前太子承乾,倒行逆施,祸乱朝纲,致使京畿动荡,生灵涂炭,实乃国之不幸!”
“幸赖天佑大唐,祖宗庇佑,忠臣义士戮力同心,方能勘平叛逆,重定乾坤!”
“然,痛定思痛!此次祸乱,亦暴露出我大唐诸多沉疴痼疾!”
“制度僵化,思想保守,吏治不清,民生维艰,内耗不休,外患环伺!”
“若不思变革,锐意进取,所谓贞观盛世,恐难长久!万国来朝,亦将沦为空谈!”
他的话,如同一记记重锤,敲打在所有官员的心头!
新皇登基,没有先歌功颂德,反而首指时弊,毫不留情!
这让许多习惯了歌舞升平的官员,心中一凛!
“故!朕今日登基,非为享一人之富贵,乃为开万世之太平!”
李恪语气陡然拔高,充满了力量!
“朕宣布!自今日起,改元——开元!取开辟新纪元,革故鼎新之意!此乃大唐【开元】元年!”
“开元!开元!”
百官再次跪拜高呼,心中却己掀起惊涛骇浪!
开元!新皇的雄心,昭然若揭!
“颁朕旨意!”
李恪继续道:“昭告天下!大赦罪囚,凡宫变前及期间,受胁迫、蒙蔽之从犯,查明属实者,皆可赦免其罪。”
“然,首恶及负隅顽抗、罪大恶极者,绝不姑息!!与民休息!轻徭薄赋!”
“然,赦免非纵容!休息非停滞!”
李恪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
“自【开元】元年起,朕将以岭南新政为蓝本,于全国推行变革!”
“一曰:革新吏治!”
“严惩贪腐,唯才是举,打破门阀壁垒,建立高效廉洁之政府!”
“二曰:发展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