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我的书城网 > 大唐:开局被贬,我反手狂建帝国 > 第161章 西域臣服!丝绸之路再无阻碍!

第161章 西域臣服!丝绸之路再无阻碍!

干布点了点头,目光深邃地望向东方。

与这样一个深不可测、实力暴涨的邻居为伴,是福是祸,尚未可知。

但至少目前,保持和平,甚至表现出一定的恭顺,是唯一的选择。

就在西域诸国和吐蕃,都被唐军的赫赫武功所震慑,心中忐忑不安之际。

长安,太极殿。

李恪正在听取关于北境战后安排,以及开元新政在各地推行情况的汇报。

“陛下。”

鸿胪寺卿(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出列奏报:

“自北伐大捷消息传开,西域诸国及吐蕃,皆遣使或派商队,送来贺表及贡品,言辞恭敬,隐有探询我朝态度之意。”

“高昌王麴文泰,更是上表请罪,对其过去与突厥暗通款曲之事,深表忏悔。”

李恪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意料之中的笑容。

“哦?都这么快就坐不住了?”

他放下手中的奏折,语气平淡:“看来,金狼原的烟花,效果不错。”

“陛下天威,远播西海!蛮夷畏服,理所当然!”

殿下群臣,立刻齐声恭维。

李恪摆了摆手,示意安静。/w*a′x?s\w`.*c~o`m?

“畏惧,只是第一步。”他缓缓说道。

“朕要的,不仅仅是他们的臣服,更是要将西域,纳入我大唐主导的新秩序之中!彻底打通并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

“让东西方的财富、技术、文化,在我大唐的主导下,自由交流!”

“传朕旨意!”

李恪看向鸿胪寺卿:“组建一支宣慰西域使团!由礼部侍郎李义府为正使,鸿胪寺少卿王玄策为副使。”

“使团除了携带常规的国书、金银、丝绸、瓷器等赏赐物品外……”

李恪加重了语气:“再从格物院和军械司,挑选几样小玩意儿,一同带去!”

“比如,最新式的便携式电报收发机一套,配属专业电报员两名。”

“再比如,军用高倍望远镜十具。”

“还有,开元一式燧发枪、神威七五式野战炮、火龙神机、蒸汽装甲马车的精准等比例模型各一套,配详细图解(部分公开,部分保密)。”

“这些东西,不必刻意展示武力,只需在合适的时机,不经意地让他们开开眼界即可。”

李恪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让他们明白,顺从,会得到什么。抗拒,又会面对什么。”

“臣,遵旨!”

鸿胪寺卿躬身领命,心中暗暗咋舌。

陛下这手恩威并施、软硬兼具的手段,当真是高明!

看似是去安抚,实则是去秀肌肉,而且秀得极其巧妙,让人心服口服,不敢生异。

数日后,一支规模不大,但规格极高的大唐宣慰西域使团,在精锐骑兵的护送下,离开了长安,踏上了前往西域的漫漫征途。

由于开元新政中,对道路交通的投入,以及北方威胁解除后,沿途治安的改善,使团的行进速度,比以往快了不少。

他们首先抵达了距离中原最近的高昌国。

高昌王麴文泰,早己率领文武百官,在都城郊外恭敬等候。

看到大唐使团的仪仗虽然不显奢华,但护卫骑兵装备精良,气势沉凝,心中更是敬畏。

在王宫举行的接风宴会上,正使李义府,彬彬有礼地宣读了李恪的国书。

国书中,先是肯定了高昌国“迷途知返、恭贺大捷”的态度,随后话锋一转,阐述了大唐建立西域新秩序的决心。

要求高昌国:

一、 承认大唐的宗主国地位,国王继位需接受大唐册封。

二、 开放边境,保障丝绸之路商旅的绝对安全,不得私设关卡,滥收捐税。

大唐将在必要时,于高昌境内设立军堡(由唐军驻扎或指导高昌军队建立),确保商路通畅。

三、 按规定时间和数额,向大唐缴纳赋税(初期以当地特产为主,逐步推广货币税)。

西、 鼓励高昌派遣子弟,前往长安国立大学学习先进文化和技术。

国书宣读完毕,麴文泰和高昌群臣,脸色都有些复杂。

这条件,比他们预想的要苛刻一些。

特别是驻军和纳税,几乎等于将高昌纳入了大唐的首接管理范围。

就在气氛有些凝滞之时,李义府微微一笑,仿佛不经意地说道:

“陛下仁德,知西域诸国不易。”

“为示诚意,陛下特命下官,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