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钦赐之经纬仪、六分仪、航海钟等利器,辅以无数次天文观测和实地测绘,呕心沥血绘制而成!”
“虽不敢说毫厘不差,但大陆轮廓、主要岛屿、重要海峡之方位距离,自信远超古今任何舆图!”
李恪满意地点头,这幅地图的价值,无可估量!
它不仅是地理上的巨大突破,更是帝国未来制定全球战略的基石!
除了地图,秦远继续汇报其他成果。
首先,是资源报告。
详细记录了沿途发现的各种矿产资源(特别是东殷大陆发现的巨大金银矿脉线索!)、珍贵木材、香料产地、渔场等信息。
并附有各地土壤、气候的分析报告,为未来可能的移民或建立种植园提供了依据。
其次,是珍稀动植物标本。
带回了大量前所未见的动植物标本和种子,甚至还有几只活的、模样奇特的异域动物(如袋鼠、羊驼等),己交由皇家科学院和皇家苑囿处理。
紧接着,是贸易和补给据点。
按照李恪出发前的指示,舰队在几个关键的战略要地,如玛六甲海峡附近、好望角、东殷大陆的某个优良港湾、南极大陆的某个登陆点,都设立了小型的、拥有基本防御工事和驻军的贸易站和补给基地!
这些据点,如同钉入世界航道的楔子,初步构建起了支撑大唐全球存在的战略网络!
再者,是航行见闻与评估。
秦远重点讲述了与各地土著的接触情况。
在东殷大陆和南极大陆,他们遇到了许多尚处于部落阶段、使用石器或简陋青铜器的族群。
对于这些蛮夷,舰队采取了谨慎接触、有限交易,用廉价工业品换取食物、皮毛和情报,必要时展示武力(鸣炮示威)的策略。
总体保持了和平,但也初步摸清了他们的实力——极其孱弱,不堪一击!
而在向西航行,绕过好望角,进入大西洋后,他们开始接触到一些白肤色的“泰西”国家(欧州)。
他们访问了一些港口,与当地的领主、商人和学者进行了有限的交流。
秦远对此的评估是:“泰西诸国,虽有城郭舟船,亦有其文字历法,然其国小而纷争不休,科技粗陋,军备废弛(相比大唐而言)。”
“其最强之战船,多为木质桨帆,不堪一击。”
“其火器亦粗糙不堪,射速、威力、精度,皆远逊于我开元造。其民智似尚未开化,多迷信于其神祇。”
“总而言之,泰西诸邦,目前各自为政,力量分散,对我大唐,尚不足为虑!短期内,无法构成任何实质性威胁。”
“或可作为未来倾销商品之地,或掠取其所需之资源人口。”
这个评估,让殿内的大臣们,都松了一口气,同时也更加滋生了天朝上国的自豪感。
原来那些“泰西”蛮夷,竟是如此落后!
李恪听完汇报,心中早己有了计较。
他站起身,走到那巨大的《开元寰宇全图》前,目光缓缓扫过那广袤的蓝色海洋和新发现的大陆。
“好!好一个《开元寰宇全图》!好一个环球航行!”
李恪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和放眼全球的雄心!
“秦远!”
“臣在!”
“你和你的舰队,为我大唐立下了不世之功!”
“朕决定,晋你为靖海侯!赐金万两,良田千亩!舰队所有将士,官升三级!赏赐加倍!”
“阵亡及病故者,按最高标准抚恤,其家人由国家供养,子弟优先入学皇家军校!”
“谢陛下隆恩浩荡!!”
秦远激动得再次跪倒,热泪盈眶!如此封赏,堪称国朝罕见!
“传朕旨意!”
李恪转身,面向群臣,声音斩钉截铁!
“即日起,以《开元寰宇全图》为帝国标准世界舆图,刊印万份,发往各部、各道、各级学堂及海军各部!”
“于海军部下,增设西海经略司,统筹管理帝国全球航线、海外据点、海洋资源勘探及相关事宜!”
“最重要者!”
李恪加重了语气,目光如电,扫视着每一个人!
“依据此次环球航行之经验,结合我大唐之国力与利益,由政事堂牵头,海军部、礼部、工商部协同,即刻制定《大唐西海航行则例》!”
“此则例,需明确规定:全球主要航道之归属与通行规则!明确我大唐于各关键海峡、水道之管辖权!”
“明确各国船只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