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了所有人的激情!
飞上天!还能从天上发电报下来!
这己经不是神迹,这是什么?!
李恪听着电报内容,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这一刻,将被载入史册!
人类航空时代的曙光,就在今日,就在他的手中,正式拉开了序幕!
飞行表演持续了近一个时辰。
腾龙一号在试验场上空进行了盘旋、转向、短距离首线飞行等一系列测试动作。
最终,在精确的操控下,缓缓下降,平稳地落回了地面指定区域,再次被缆绳牢牢固定。
当舱门打开,须发皆白、但精神亢奋的墨班,在众人的搀扶下走下舷梯时。
迎接他的,是山呼海啸般的掌声和欢呼!
“墨卿!辛苦了!”李恪亲自走上前去,握住了墨班的手。
“你和你的团队,为帝国,为朕,立下了又一件奇功!”
“陛下谬赞!此皆陛下高瞻远瞩,指引有方,臣等不过是拾陛下之牙慧,勉力为之罢了!”
墨班激动地说道,老泪纵横。
他知道,没有皇帝陛下那些超越时代的点拨和不计成本的投入,光靠他们自己摸索,恐怕再过数十年,也未必能造出如此庞大的可控飞艇!
“功就是功!朕,从不吝惜赏赐!”李恪朗声道。
“传旨!浮空器研究所所有参与人员,官升一级!赏金加倍!墨班,加封通天侯!”
“另赐黄金千两,准卿自由出入宫禁,随时与朕探讨格物之道!”
“老臣……叩谢陛下天恩浩荡!”墨班再次激动地拜倒!
赏赐完毕,李恪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依旧散发着惊人魅力的腾龙一号。
“墨卿,此物,可还能再飞?”
他问道,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墨班一愣,随即明白了皇帝的心意,连忙道:
“回陛下!腾龙一号状态良好!氢气尚足!随时可以再次升空!”
“好!”李恪嘴角勾起一抹笑容,“备驾!朕,要亲自上去看看!”
“陛下!不可!万万不可啊!”
房玄龄等一众老臣闻言,顿时大惊失色,纷纷上前劝阻。
“陛下龙体万金,系天下安危于一身!此物虽奇,然毕竟初试,万一有所闪失……”
“无妨!”李恪摆了摆手,语气不容置疑。
“朕若不亲身体验,如何知其优劣?如何为其规划未来?朕意己决,不必多言!”
他看向秦远:“靖海侯,你可愿随朕,同上九天一游?”
秦远先是一愣,随即热血上涌,躬身行礼:
“承蒙陛下信赖!臣,愿为陛下前驱!”
于是,在无数人担忧、羡慕、敬畏的目光中。
大唐皇帝李恪,带着新晋的靖海侯秦远,以及墨班和几名核心操作人员,再次登上了腾龙一号的吊舱!
缆绳松开,巨艇再次腾空!
这一次,李恪站在吊舱前方的瞭望窗口,亲自感受着那份脱离大地束缚的奇妙感觉!
脚下,是变得越来越小的试验场和人群。
远处,是鳞次栉比的长安城郭,是蜿蜒如带的渭水,是苍翠连绵的终南山脉……
整个关中平原,仿佛一幅壮丽的画卷,在他脚下徐徐展开!
“壮哉!美哉!”李恪忍不住发出赞叹。
这种上帝视角般的体验,远非站在高塔或山巅所能比拟!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飞艇虽然平稳,但依然受到高空气流的影响,操控也远谈不上灵活。
氢气的易燃易爆,始终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墨卿。”
李恪转身,对身旁同样激动不己的墨班说道:“腾龙一号的成功,意义非凡!但我们不能止步于此!”
“朕决定,即日起,于皇家科学院下,正式成立航空署!由卿亲自兼任署长!”
“专门负责帝国所有航空事务的研究、制造、管理与应用!”
“航空署当前的任务,有三!”
“其一,继续改进和完善腾龙号飞艇!研究更安全、更高效的浮空器!”
“包括但不限于:寻找更安全的替代气体,研发更轻便、更强大的动力系统,提升飞艇的载重、速度和抗风能力!”
“其二,立刻着手研究飞艇的实际应用!比如,搭载气象观测仪器,绘制高空气象图,为农业、航海提供预报!”
“比如,搭载精密测绘仪器,从空中勘探地形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