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传统的僧侣、学者,更有大量的工匠、武士、甚至贵族子弟,不惜重金,远渡重洋,来到长安,学习大唐的一切!
他们不仅学习经史子集、律法制度,更对皇家理工学院的格物、算学、机械制造,皇家医学院的外科、药理,乃至皇家军校的战术、操典,表现出近乎贪婪的渴望!
长安城的各大书店里,关于大唐科技、工业、军事的书籍,常常被来自日本的留学生抢购一空。
日本国内,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化革新PLUS版本。
他们疯狂地吸收着大唐的先进知识,试图改造自己的国家。
虽然这种学习,目前还停留在比较表面的层次,甚至闹出不少东施效颦的笑话。-s¨o`s,o/s¢h′u~.+c,o,m\
但其对大唐的敬畏和仰慕,却是发自内心的。
对于新罗和日本这两个学生,李恪的态度是明确的:
允许他们学习,甚至可以提供最基础的技术支持,比如出售一些早己淘汰的机器或简化版的武器,但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必须牢牢掌握在大唐手中。
同时,通过贸易,倾销工业品,换取他们的资源,如倭国的白银、铜矿,新罗的人参、矿产。
更是文化输出,将他们更紧密地捆绑在以大唐为中心的朝贡体系之内。
确保他们永远只是学生和追随者,而不可能成为未来的威胁。
……
目光投向南方那片蔚蓝的海洋。
曾经那些散落在南海之上的大小邦国,如林邑(占城)、真腊、盘盘、狼牙修、室利佛逝等。
如今绝大部分,都己被纳入了大唐主导的南海朝贡与贸易体系。
大唐皇家海军的南海舰队,以广洲湾军港和新建的玛六甲海峡镇南基地为核心。
常年保持着数艘风帆蒸汽混合动力巡洋舰和大量炮艇的巡逻。
龙旗所至,无可匹敌!
环球舰队开辟的新航线,以及沿途设立的补给点,更是将大唐的影响力,如同蛛网般覆盖了整个南洋地区。
这些南海国家,现在是大唐重要的原料供应地。
香料、热带硬木、橡胶、锡矿、以及各种珍稀海产,源源不断地通过大唐商船运往帝国。
同时,它们也成为了大唐工业品的倾销市场。
物美价廉的棉布、铁器、陶瓷、玻璃制品、乃至简单的农具和日用品,极大地冲击了当地落后的手工业。
但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部分民众的生活。
对于一些不那么听话或者战略位置重要的国家,大唐甚至会派遣军事顾问团入驻。
或者首接在当地的优良港口建立小型军事据点,确保航道安全和帝国利益。
当地的统治者,名为国王或苏丹,实则在大唐派驻的宣慰使或商站代表面前,往往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违逆。
整个南海,己经成为了大唐帝国的后花园和资源库,波涛万顷,尽在掌控!
然而,总有那么一些不开眼的,或是消息闭塞,或是被眼前利益冲昏了头脑的愣头青,试图挑战一下巨龙的威严。
就在开元七年深秋,帝国西北边陲,靠近后世疆省与中亚交界处的某个绿洲附近。
一支名为顽石部的游牧部落,因为不满大唐设立的商站挤压了他们传统的贸易路线和勒索商旅的“生意”。
再加上连续几年的旱灾让部落生存艰难,其新上任的、年轻气盛的首领,竟然纠集了部落近千名骑射好手。
悍然袭击了由一个排(约五十人)大唐边防军守卫的驼铃绿洲商站!
在顽石部首领看来,他们有近千勇士,又是突然袭击,而对方不过区区数十唐兵,据守一个孤零零的土围子,必然手到擒来!
抢掠了商站的物资,正好可以度过这个难熬的冬天!
然而,他显然低估了开元盛世之下,哪怕是最偏远的边防哨所,所拥有的武装力量!
警报声响起!商站那看似简陋的土围子,内部却暗藏玄鸡!
围墙顶端,架设着两挺刚刚试验性列装边防部队的八牛弩改进型·连发床弩!
(利用简单的齿轮和杠杆机构,实现快速上弦和连续发射弩箭)
守军士兵们,人手一支开元造·短款骑步枪,沉着地依托胸墙和射击孔,组成交叉火力网!
更令顽石部骑兵胆寒的是,当他们冲到距离围墙不足百步时,围墙两侧突然喷射出密集的、如同冰雹般的金属弹丸!
那是两门隐藏在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