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过后公司加薪,突然发现自己的薪水比预期发得少,你会怎么做?
不少人会选择沉默。
年初,我就听说这么一件事,公司一个业绩冲进前三名的团队薪资涨幅突破历年新低。每个人都私下里议论纷纷,却没一个人去问为什么。
我劝他们去问问老板,得到了以下的各种回复。
A说:“估计是去年经济形势不好,整体业绩下滑。”
B说:“可能是我休假时间太长了。”
C说:“我去年得罪了一个大客户。”
到了节后,老板请大家吃开工饭,说起去年公司业绩好,感谢了大家的付出,这才有人胆战心惊地问了一句:“为何业绩好,而我们的薪水却降低了?”
老板很奇怪,一问才知道是人力资源的一个乌龙,搞错了数字。
老板也是哭笑不得,从涨工资到吃饭已经快两个月了,如果没有这顿饭,他估计等到年底核算时才能发现问题。这事细想挺有意思的。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有些人表现出的不是不满或者质疑,而是第一时间开始自我否定。
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被称作自我防御,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为了压抑自己的难过,把明明不合理的事情合理化了。
“因为我错了
,所以你对我不好也很正常。”
显然,这不是情商高,而是一种“病”,得治。
生活里,总能听到人问,为什么不好的事总是发生在我身上。讲真的,生活对你所有的亏欠,都比不上你给自己的那一拳。你大概也不会知道,生活的坎坷里大多有你自己的铺垫。心理学上有一种“皮格马利翁效应”:你期望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你相信自己可以成功,好事就会发生,你相信事情不会顺利,就真的不顺利。
来看一个实验:
新学期开始,加州某学校的校长对两位老师说:“根据过去的表现,你们是本校最好的老师。为了奖励你们,学校挑选了最聪明的学生给你们。请你们像平常一样教他们,千万不要让孩子或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精心挑选出来的。”
当然,这是个骗局。
可是两年后,这两个班的学生比其他班学生分数高出很多。
这是1960年哈佛大学罗森塔尔博士为了验证“期待效应”而在加州进行的一个广为流传的实验。实验的结论就是:你对自己的预期会成为你的现实。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社会心理学家William B.Swann的“自我验证理论”给出了一点思路
:每个人都在寻求一种对外界的控制和预期,所以会不断地寻求事实去验证我们对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说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我们会去做一些看上去“对”的事情。
同理,如果你觉得自己很差劲,你也会不断地通过在生活里受挫来证明自己是对的。所以,身边那些从小就学习好的人很少长大之后突然落后,而那些小时候就淘气不爱学习的人也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成功逆袭。
发现没有,人的失败,很多时候,其实是自废武功。
生活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婚恋中的自卑。身边不少平时自诩情商高、能力强的“职场白骨精”一到相亲场就变成了缩头乌龟,年纪大、身材差、眼睛小、皮肤黑,连赚钱多、学历高都成了缺陷。
有个女同事嫌自己长得太胖,硬是用公斤来挑相亲对象,说得找个至少能背得动她的。朋友们都说她找老公得开个奥运会。听上去是笑话,说起来都是泪。
你觉得自己不美,就会不断地用别人对你的态度来证明自己长得难看,这才出现了困扰很多人的社交障碍。
你最糟糕的那一面永远在自己眼里。
戴尔·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里说:“成熟的人会适度地忍
耐自己,正如他适度地忍耐别人一样。他不会因为自己的一些弱点而感到活得很痛苦。不喜欢自己的人,表现在外的症状之一就是过度自我挑剔。适当程度的自爱对每一个正常人来说,都是健康的表现。”
而成功的人往往懂得自我欣赏。
我有个远房亲戚是个单身妈妈,年轻的时候眼光差、见识少,嫁给了一个赌徒,败光了家产,后来孩子出生之后,她却选择了离婚,看着毫无希望的婚姻,她不想让孩子承受和她一样的不幸。
她说要离婚的时候,全家人都傻了眼,有人说,快40岁的女人带着一个孩子,后半辈子怎么过。有人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