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的语气平静,但内容却不容置疑。
“重点查清三件事:第一,恪州那些新技术的具体来源和原理!第二,恪州真实的财政状况和兵力规模!第三,李恪与岭南各部族之间的真实关系!”
“是。”
“朝堂上,太子那边既然己经开始动作,我们也不妨顺水推舟。”
李泰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的光芒。
“不必急着落井下石,但可以适当‘提醒’一下父皇和诸位大臣,岭南偏远,人心难测。”
“吴王殿下手握重兵,身负奇技,当思虑长远,不可不防。”
“属下明白。借力打力,既能打压吴王,又能让太子那边出力,我们坐收渔利。”
青衣文士心领神会。
“嗯。”李泰点了点头,又补充道,“另外,想办法接触一下恪州的商人,高价收购一些雪盐、白糖样品,尤其是水泥!越多越好!”
“送到王府的格物院,让那些匠师们好好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仿制出来!”
掌握技术,才是掌握未来!
李泰深谙此道。
他不仅要警惕李恪,更要学习、甚至超越李恪!
青衣文士领命而去。
书房内,再次恢复了寂静。
李泰拿起桌案上那张恪州票引的临摹图,仔细地看着上面繁复的花纹,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李恪啊李恪,你到底还隐藏着多少秘密?
……
长安城,不只有东宫和魏王府在为恪州的消息而震动。
赵国公府。
长孙无忌,这位大唐的开国元勋,当朝宰辅,李世民最信任的肱骨之臣。
同时也是李治(未来的唐高宗)的亲舅舅,正不动声色地听着心腹汇报着关于岭南的最新情报。
他的脸上,始终挂着温和的笑容,看不出任何情绪波动。
但那双深邃如古井的眼眸中,却偶尔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恪州……李恪……南天王……”
长孙无忌手指轻轻捻动着胡须,若有所思。
作为一个纵横朝堂数十年的老狐狸,他敏锐地嗅到了这背后不寻常的气息。
李恪的突然崛起,如同一颗投入棋盘的石子,打破了原有的平衡。
太子和魏王之间的争斗,本己日趋白热化。
现在又加入了一个实力强劲、前途未卜的吴王李恪……
这潭水,是越来越浑了!
这对朝局,对陛下,对未来的储君之选,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长孙无忌没有急于表态,也没有轻易站队。
他只是默默地观察着,收集着信息,评估着各方的实力和意图。
他知道,真正的棋手,从不轻易落子。
只有看清了全局,才能在最关键的时刻,走出那决定胜负的一步!
长安城的上空,因为遥远的恪州,因为那个本该被遗忘的皇子李恪。
己然是风起云涌,暗流涌动!
李恪,在不知不觉中,己经从一个被边缘化的弃子,变成了足以搅动帝国风云的焦点!
他,己然成了太子和魏王共同的眼中钉,肉中刺!
一场围绕着他,或者说因为他而引发的、更加激烈的政治风暴,正在长安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