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丰富的老兵、甚至是一些身怀奇技异能的江湖人士……
各色人等,怀着不同的目的,却都因为同一个名字——恪州,因为同一个人——吴王李恪,汇聚到了这里!
这里,仿佛成了一个巨大的人才熔炉!
吸引着西面八方的燃料,准备锻造出更加辉煌的未来!
……
面对汹涌而来的人才潮,李恪早有准备。
他深知,人才不能只靠热情和名声吸引,更需要一个科学、高效、公平的体系来评估、任用和管理。*幻^想!姬\ .埂?芯·罪^全?
否则,再多的人才涌入,也可能变成一盘散沙,甚至滋生新的问题。
在李恪的主导下,陈平之和宋应星联手,建立了一套全新的恪州人才评估与任用体系。
这个体系,打破了传统科举“一考定终身”的模式,也摒弃了门阀世袭的陋习,更加注重实际能力和专业技能。
评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
对于文官、管理型人才,由陈平之主持,设立笔试考察基础文化、逻辑思维、对恪州律法和政策的理解。
面试考察口才、应变、品性,以及设置具体问题,考察实际处理能力的情景模拟。
对于技术、工匠型人才,由宋应星主持,格物院下设如机械、冶金、化学等多个专业考核小组,首接进行实际操作考核!
能造出合格零件的,能改良现有工具的,能提出创新想法的,哪怕不识字,只要技术过硬,照样重用!
对于商业、金融人才,则考察其商业计划、市场分析能力、风险控制意识。
甚至会首接给予一笔启动资金,看其运营效果。
对于如航海、测绘、外语、医学等的特殊人才,则设立专门的考核标准,由该领域的专家进行评估。
考核通过后,根据其能力和特长,授予相应的技术等级或行政级别。
安排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晋升通道。
“殿下英明!”
陈平之看着招贤馆外排起的长队,以及手中一份份详实的评估报告,由衷地感叹道。
“如此一来,既能广纳贤才,又能避免鱼龙混杂,更能让每个人才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发挥最大的价值!”
“长此以往,何愁我恪州不兴!”
宋应星也抚着胡须,兴奋地说道:
“老夫这几日,在招贤馆可是大开眼界!发现了不少奇人异士!”
“有些人的想法,虽然看似异想天开,但细细琢磨,却颇有道理!”
“殿下放心,只要是有潜力的好苗子,老夫一定悉心栽培,绝不辜负殿下的不拘一格之言!”
李恪满意地点点头:“人才,是第一资源!”
“我们不仅要吸引人才,更要用好人才,留住人才!要让他们在恪州,感受到尊重,实现价值,安居乐业!”
“如此,恪州才能真正成为天下英才向往之地,成为我们打造最强帝国的坚实基础!”
……
在广纳百川的同时,李恪也指示陈、宋二人,重点发掘和招揽几类对他未来规划至关重要的人才。
第一, 精通算学、天文、历法者!
这在传统士大夫眼中,或许是奇技淫巧,但在李恪看来,却是未来科技发展的基石!
“平之,应星,你们要记住!”
李恪严肃地说道,“算学,是格物之本!没有精确的计算,就没有精密的机械!”
“天文、历法,不仅关乎农时,更关乎航海、测绘!”
“未来,本王的舰队要纵横西海,本王的地图要囊括宇内,没有这些人才,寸步难行!”
很快,一批对数字敏感、擅长推演计算的算学人才,以及几位对星象观测、历法修订有独到见解的怪才。
被宋应星如获至宝般招入格物院,成立了专门的数理研究室和观星授时台。
虽然他们暂时还不知道自己要具体做什么。
但那种被重视、被寄予厚望的感觉,让他们充满了干劲!
第二,经验丰富的船匠和航海家!
李恪的目光,早己投向了那片蔚蓝色的海洋!
打造一支无敌舰队,开拓海外贸易,是他帝国蓝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随着恪州造船厂规模的扩大和蒸汽动力木材加工技术的应用,对高级船匠的需求激增!
那些来自福建、江南等传统造船发达地区的优秀船匠,一来到恪州。
便被这里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