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我的书城网 > 大唐:开局被贬,我反手狂建帝国 > 第114章 人才熔炉!天下英才汇恪州!

第114章 人才熔炉!天下英才汇恪州!

恪州,这座曾经的岭南偏僻州府。·x_x*n′y!d+..c^o\m¢

如今正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发生着脱胎换骨的变化。

蒸汽机的轰鸣声,成为了城市发展最雄壮的背景音乐。

冒着滚滚浓烟的烟囱,成为了这片土地上最引人注目的风景线。

而日渐增多的往来商船和车水马龙的街道,则昭示着此地日益增长的财富与活力。

平定黑山蛮的赫赫武功,搞垮贪官刘洎之的雷霆手段,接管广洲后的高效治理,以及在恪州本土推行的、惠及万民的恪州模式……

这一切,都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了整个岭南,甚至开始向着更远的中原、江南地区扩散!

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也最具吸引力的……

莫过于那位年轻的吴王殿下李恪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理念,以及恪州那片充满机遇、鼓励实干、尊重技术的热土!

一时间,恪州,这座曾经的贬谪之地,竟成了无数人向往的希望之城!

如百川归海,一股前所未有的人才洪流,开始向着恪州汹涌而来!

……

清晨,恪州港码头。

晨曦微露,繁忙的一天便己拉开序幕。

与往日不同的是,除了那些满载货物的商船,今日靠岸的几艘大型客船,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从船上走下来的,不再仅仅是普通的商旅或探亲的百姓,更多的是形形色色、带着明显外来者特征的人群。

“这位老丈,请问……这里便是恪州城了吗?”

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儒衫,面带风霜之色,却眼神明亮的中年士子,有些忐忑地向码头上一个负责登记的吏员问道。

他身后,还跟着两个同样穿着朴素,但眼中充满好奇的年轻学子。

那吏员抬起头,露出一口白牙,热情地笑道:

“没错!这里就是恪州!几位先生是从何处来啊?看这口音,不像是岭南本地人?”

中年士子拱手道:“在下姓杜,名若思,从……从江南而来。”

“听闻恪州吴王殿下仁德,广纳贤才,特来……特来碰碰运气。”

他的声音有些低沉。

想他寒窗苦读二十载,却因出身寒门,屡试不第,在江南处处碰壁,受尽白眼。

听闻岭南恪州正在大兴土木,招揽人才,不问出身,只看实学。

便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变卖家产,带着两个同样失意的弟子,千里迢迢,渡海南来。?l?a,x!s^w¢.*c¨o,m^

“原来是杜先生!快请进!快请进!”

那吏员一听是来投奔的人才,态度明显更加热情了。

“殿下早有吩咐!凡是身有专长、愿意为我恪州效力者,皆是上宾!”

“您这边请,先去招贤馆登记造册,自有专人评估您的才学,为您安排合适的去处!”

“招贤馆?”杜若思一愣。

“是啊!”吏员笑道,“殿下说了,人才是恪州最宝贵的财富!”

“为此我们专门设立了招贤馆,由长史大人和宋院长亲自负责,务必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您放心,只要您真有本事,在咱们恪州,绝不会被埋没!”

杜若思听得心中一阵激动,眼眶都有些湿润了。

多少年了!他还是第一次听到如此重视人才、如此不拘一格的言论!

“多谢!多谢小哥指点!”

他带着弟子,随着人流,朝着吏员指引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他看到了更多像他一样,从五湖西海而来的人。

有背着沉重工具箱,皮肤黝黑,眼神却充满期待的能工巧匠。

他们或许在别处,只是被人呼来喝去的匠户。

但听说在恪州,技术高超的工匠能获得极高的尊重和待遇。

甚至能参与格物院那等神秘机构的研究,便毅然决然地前来投奔。

有穿着绫罗绸缎,身后跟着精明伙计,目光锐利打量着西周的富商巨贾。

他们被恪州稳定的社会秩序、公平的税收政策、日益繁荣的市场以及恪州银行那坚如磐石的信誉所吸引。

为此带着巨额资本,前来寻找新的商机。

甚至,杜若思还看到了几个金发碧眼、深目高鼻的“胡商”,正用生硬的汉话,兴奋地与人交流着什么。

恪州港日益开放的政策和巨大的贸易潜力,也吸引了这些来自异域的冒险者。

还有一些落魄的武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