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的暗流,如同深海下的潜涌。+s·o_u.k/a?n¢s/h~u¨.?c+o!m?
悄无声息却又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正缓缓向着岭南的方向渗透。
东宫与魏王的探子,如同撒入大海的细针,试图在这片由恪亲王李恪一手打造的铁桶江山中,寻找哪怕一丝的缝隙。
而来自皇宫深处,那双看似温和却洞悉一切的眼睛,也在默默注视着南方的每一次脉动。
对此,身处风暴中心的李恪,并非一无所知。
蜂巢如同他无形的眼睛和耳朵,将那些来自长安的小动作,一一汇总呈报。
但他只是付之一笑,并未因此而乱了阵脚,更没有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与那些跳梁小丑的纠缠之中。
他的棋盘,早己不局限于大唐的宫廷之内。
他的目光,穿透了岭南的群山,越过了波涛汹涌的南海,望向了那更为辽阔的世界舞台!
攘外必先安内?
不,在李恪看来,有时候,极致的攘外,用外部的辉煌和巨大的利益,同样可以反过来安内。
让那些内部的宵小之辈,在绝对的实力和难以企及的功绩面前,自惭形秽,无计可施!
他要做的,就是将岭南,打造成一个让整个世界都为之侧目,为之向往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
当万国商贾云集,奇珍异宝汇聚,大唐的龙旗插遍西海,海军纵横七洋之时……
区区几个皇子间的争斗,又算得了什么?
就在长安的棋盘因为李恪的崛起而变得更加复杂之时。
岭南,尤其是作为对外窗口的恪州(原广洲港扩建升级),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迎接着来自远方的客人。
这一日,恪州港外海,瞭望塔上的哨兵,突然发出了警示的号角声!
但那号角声并不急促,反而带着一丝好奇和兴奋。
因为出现在海平面上的,并非悬挂着骷髅旗的海盗船,也不是大唐水师熟悉的制式战船。
而是一支……由十数艘造型奇特、体型庞大的异域海船组成的船队!
这些船,船身普遍比大唐常见的福船、沙船要更为高耸,船首尖锐,船尾则带有明显的异域风格装饰。
它们悬挂着色彩斑斓的三角帆或梯形帆,在海风的吹拂下,正乘风破浪,朝着恪州港的方向驶来。¢齐.盛+晓`税~枉_ +毋′错\内.容-
“是番商!是远来的番商船队!”
港口负责引航的水手指着远方,兴奋地喊道。
随着恪州港的初步建成和日益繁荣,尤其是李恪治下商贸环境的改善、海寇的肃清(初期水师的功劳),以及恪州出产的各种新奇工业品的吸引力。
越来越多的近海番商,如林邑(越楠中南部)、真腊(柬普寨)、骠国(缅颠)等地的商人,开始频繁往来于此。
但眼前这支船队,其规模之大,船只之奇特,显然不是附近这些“老熟人”。
消息很快传到了港口管理处和市舶司。
这里是李恪在广洲设立的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借鉴了前朝和后世经验,效率极高。
负责市舶司的官员不敢怠慢,立刻按照恪亲王殿下定下的规矩,派出引水船,前去引导船队入港。
同时加强港口警戒,并派人快马加鞭,将消息禀报给坐镇广洲的陈平之。
李恪不在时,陈平之常代为处理政务。
在引水船的带领下,这支庞大的异域船队,缓缓驶入了恪州港。
当为首的那艘装饰最为华丽的大船,缓缓靠近新建成的深水泊位时。
船上的商人们,无不被眼前所见的景象,惊得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
只见港口之内,桅杆林立,帆影如织!
数以百计的大小船只,井然有序地停泊在规划整齐的码头泊位上。
既有传统的大唐商船,也有不少明显带着恪州工业烙印的新式货船。
它们采用了更坚固的铁木混合结构,水密隔舱的设计让船体更加安全,改良的硬帆系统也显得更为高效。
而最让他们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码头上的景象!
宽阔坚硬的水泥地面,取代了他们所熟悉的泥泞或简陋石板码头。
一队队穿着统一号服的码头工人,正喊着整齐的号子,使用着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机械——简易起重吊臂。
将沉重的货物,从船舱中吊起,再稳稳地安放到旁边的平板拖车上!
这种吊臂,结构并不复杂。^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