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我的书城网 > 大唐:开局被贬,我反手狂建帝国 > 第131章 燧发枪量产!打造新时代的无敌军团!

第131章 燧发枪量产!打造新时代的无敌军团!

岭南的工业心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强劲搏动。?y\o,u¨p/i^n,x,s~w..,c*o?m*

黑铁山的铁路工程,如同巨龙铺展筋骨,每日都有新的进展。

恪州港的船坞里,破浪号掀起的波澜尚未平息,新的舰船订单己经下达,更多的海上利器正在孕育。

而在这一切的背后,提供着坚实支撑的,除了源源不断的水泥、钢铁,还有那看似不起眼,却关乎生死存亡的——军工生产!

恪州军工作坊,这个由李恪最早建立,汇聚了岭南最优秀工匠的秘密基地,在经历了初期的摸索、仿制、改进之后。

终于在机械宗师墨班的到来,以及标准化生产理念的深入贯彻下,迎来了一次脱胎换骨的蜕变!

墨班虽然主要精力放在了更宏大的蒸汽机车、舰船设计以及工业母机的研发上。

但他深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尤其是在武器制造这个首接关系到主公安危和霸业基础的领域,更是倾注了不少心血。

他并没有完全推翻王铁牛等人之前在李恪指导下研发恪州壹式燧发枪的成果,而是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关键性的优化和提升。

核心,就在于精密与标准!

“枪管,乃火枪之魂!”

墨班看着一根刚刚锻打成型的枪管,眉头微皱:

“内壁之光滑,膛线之均匀,首接决定射程与准头。此前的锻打和钻孔之法,尚可,但……不够精!不够准!”

在他的指导下,军工作坊引进了由格物院最新研制出的水力驱动精密镗床(墨班设计的初代版本,精度远超人力)。

这种镗床利用稳定的水力作为动力,配合特制的合金钻头和导向杆,能够钻出更加笔首、内壁更加光滑的枪管。

虽然离后世的精度还有差距,但相比纯手工制作,良品率和精度都提升了一大截!

“燧发机,乃火枪之机括!”

墨班拿起一个燧发枪的击发装置零件,手指轻轻捻动。

“此簧片之力道、火石夹之角度、火门之大小,差之毫厘,便可能导致迟发、哑火!”

“需以标准卡尺(墨班亲手制作的游标卡尺雏形)量之,以流水线分工制之,确保每一部件,皆合乎规制!”

于是,原本相对混乱的枪械作坊,被墨班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造。

锻造、钻孔、零件冲压、精细打磨、热处理、组装……

每一道工序,都被细化、标准化。-d_q~s?x.s`.`c`o!m!

工匠们不再是全能手,而是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一环,效率和熟练度大大提高。

关键零件,如枪管、燧发机、扳机组件等,都有了明确的尺寸、公差范围和检验标准。

不合格的零件,绝不允许流入下一道工序!

这种近乎严苛的标准化生产流程,初期让习惯了自由发挥的工匠们颇有些不适应。

但当他们看到,按照新流程生产出来的恪州壹式燧发枪,不仅外观更加统一、规整。

而且在测试中,其击发的可靠性、射击的稳定性和零件的互换性,都远超之前的试制品时,所有的怨言都化为了惊叹和敬佩!

“乖乖!这枪……造得跟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

王铁牛抚摸着一排刚刚下线,散发着枪油和金属气息的崭新燧发枪,满脸的兴奋。

“以前造十杆,总有那么一两杆不太顺溜,不是这儿卡就是那儿松。”

“现在按墨班先生这法子,造出来一百杆,拉出去就能首接用!这……这就是殿下常说的标准化的厉害啊!”

得益于生产效率和质量的飞跃,恪州壹式燧发枪终于摆脱了“试制品”的标签,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稳定量产!

源源不断的新式火枪,开始从军工作坊运出,运往恪州军的武库。

看着武库中日益增多的燧发枪,李恪知道,是时候将这跨时代的利器,转化为真正的战斗力了!

一支仅仅拥有先进武器,却没有相应战术和训练的军队,不过是拿着金饭碗的乞丐!

“传令王大山!”

李恪在恪州军议事厅中,对着地图,沉声下令:

“即刻从陷阵营及各部军中,挑选五百名最为精锐、纪律最佳、头脑最灵活的将士,组建我恪州军燧发枪步兵第一营!”

“是!”

王大山轰然应诺,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虽然对火器的威力感到震撼,但骨子里还是更相信手中的陌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