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
杨州“西海通”钱庄、苏洲“聚宝盆”银号、杭洲“汇通天下”商行……
这些在江南跺跺脚都能让当地商界抖三抖的庞然大物,都成为了恪州银行的秘密节点。
于是,一个奇特的现象开始在江南出现:
那些从岭南归来的商人,发现自己手中的恪州票引,竟然可以在本地的一些大钱庄首接兑换成铜钱或金银了!
虽然额度有限,偶尔还需要排队,但这无疑极大地方便了他们的资金周转!
而那些需要前往恪州采购货物的江南商人,也惊喜地发现……
他们可以首接在本地的合作钱庄,用金银或铜钱,按照略高于岭南本地的“牌价”,首接购买到恪州票引!
这省去了携带大量现金的风险和麻烦!
一来二去,恪州票引在江南地区的流通量越来越大,接受度也越来越高!
甚至,一些信誉卓著的大宗交易,比如数额巨大的丝绸、茶叶、瓷器买卖,交易双方如果都信任恪州银行的信誉,并且都与岭南有贸易往来。
他们会发现,首接使用恪州票引进行结算,是最方便、最安全、最高效的方式!
渐渐地,恪州票引不再仅仅是岭南内部的代金券,它开始真正在江南地区,扮演起了硬通货的角色!
恪州银行,也因此在无形之中,成为了整个南方地区,最大的跨区域金融结算中心!
其影响力之大,甚至连江南本地的一些官府控制的官营钱庄,都望尘莫及!
……
恪亲王府,书房。
李恪看着蜂巢呈送上来的,关于江南地区恪州票引流通量、兑换额、合作钱庄资金流向的秘密报告,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报告显示,仅仅半年时间,流通到江南地区的恪州票引总额,己经超过了三百万贯!并且还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每个月通过秘密渠道,从江南回流或首接用于支付江南货款的金银,也达到了数十万两之巨!
这不仅仅是财富的流动,更是影响力的渗透!
他拿起笔,在一份关于调整恪州银行官方票引-金银兑换比率的文件上,略作思索,然后批示了两个字:“微调。”
或许只是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微小调整,但对于那些动辄数十万贯交易额的大商人来说,其影响不容忽视。
这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一颗石子,足以引起一圈圈不易察觉但确实存在的涟漪, 间接影响着江南地区与恪州相关的商品价格和贸易流向。
他又翻阅到一份关于向杨州“西海通”钱庄推荐的某位丝绸商人,提供一笔五万贯低息贷款的申请。
报告中提到,这位商人思想开明,与岭南贸易往来密切,并且在扬州本地颇有人脉。
李恪提笔批示:“可。年息一分,需以足值产业或货物抵押。”
这不仅仅是一笔生意,更是在扶持亲岭南势力,在江南这片繁华之地,悄然埋下更多属于自己的棋子。
枪炮轰鸣,那是看得见的征服。
钢铁洪流,那是摸得着的强盛。
而这无声无息的金融之网,却能在千里之外,润物细无声地掌控经济的命脉,影响万千财富的流向,甚至左右一方势力的兴衰!
“江南虽富,但其财,将为我所用。”
李恪放下手中的笔,目光深邃地望向北方。
他仿佛己经看到,一张由恪州票引编织而成的大网,正从南方的岭南出发,逐渐覆盖向整个大唐的经济版图。
在这张网中,他李恪的意志,便是流动的规则。
本王的钱,就是规矩!
谁掌握了钱袋子,谁就掌握了更多的话语权!
长安城里的那些衮衮诸公,恐怕还沉浸在岭南偏远、不足为虑的印象中吧?
他们或许能看到恪州日益强大的武力,能听到岭南工业的轰鸣。
但他们绝对想不到,一场更为深刻、更为隐蔽的经济革命,己经悄然打响!
而这场革命的中心,就在他,李恪,这个被贬斥南疆的皇子手中!
用不了多久,当他们猛然惊醒时,或许会骇然发现。
整个大唐的经济血脉,己经不知不觉间,被岭南这只潜龙,悄然扼住了喉咙!
那一天,想必会很有趣。
李恪的嘴角,扬起一丝充满自信和期待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