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我的书城网 > 大唐:开局被贬,我反手狂建帝国 > 第156章 铁腕治国!恪州模式,全国推广!

第156章 铁腕治国!恪州模式,全国推广!

他们知道,真正决定大唐未来走向的时刻,来临了!

“其一:税赋革新!”

李恪首先指向了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

“现行租庸调制,虽有其历史贡献,然日益僵化,税种繁杂,征收不易,且农税过重,商税不明,既不利于农桑之本,亦束缚工商之兴!”

“朕意:简化税种!废除租庸调,合并为一体化人丁地亩两税法!”

“以土地、财产为主要征税依据,大幅降低纯农户税负,鼓励垦荒!”

“同时,制定明确之工商营业税及关税条例,依经营规模、利润多寡,分级征收,多利多缴,少利少缴,保护正当经营,打击偷税漏税!”

“务求税赋公平,国库充盈,民力得纾!”

此言一出,朝堂哗然!

废除祖制租庸调?!这可是动摇国本的大事!

但反对的声音,在看到龙椅上那位年轻帝王平静而坚定的眼神,以及想到镇抚司的雷霆手段后,又都咽了回去。\如.雯¨枉_ -罪′辛·章\踕+庚-薪^快_

更何况,降低农税,这对于以农为本的大唐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福音,能争取到绝大多数底层百姓的支持!

而鼓励工商,对于日益活跃的商业来说,也是重大利好!

“其二:吏治整顿!”

李恪的声音,带着一丝冷冽。

“官者,民之父母也。”

“吏治清明,则国泰民安。吏治腐败,则民怨沸腾,国基动摇!”

“朕决意:严惩贪腐,绝不姑息!”

“镇抚司增设廉政监察部,独立办案,巡查天下,凡贪赃枉法、尸位素餐者,一经查实,严惩不贷!”

“上至宰辅,下至胥吏,概莫能外!”

“同时,革新选官制度!科举取士,不唯经义,增设格物、算学、律法、策论(时务)等科!”

“废除门荫陋习,广开言路,不拘一格,唯才是举!务使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

这一条,更是首指官场核心!

镇抚司的权力再次扩大,变成了悬在所有官员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而改革科举,增加实用科目,打破门阀对官位的垄断,更是对传统士族势力的巨大冲击!

但对于寒门士子和有真才实学的人来说,这无疑打开了上升的通道!

“其三:教育兴国!”

李恪的目光,投向了更长远的未来。

“国之强盛,系于人才。人才之盛,源于教育!”

“朕令:于京师设国立大学(或称格物院大学堂),统领全国教育。”

“各州、县,广设官办学堂,分初、中、高三级。”

“学堂教授,除传统经史子集外,格物、算学、地理、农学、医术、工程营造等实用之学,列为必修!”

“鼓励民间办学!朝廷将予以资助!编写统一教材,培养专业师资!”

“务求开启民智,培养各类人才,为我大唐万世基业,奠定坚实基础!”

普及教育,重视科学技术!

这在当时,绝对是惊世骇俗之举!

但李恪深知,只有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只有科技人才的不断涌现,才能支撑起他那个世界最强帝国的宏伟蓝图!

“其西:基建狂潮!”

提到这个,李恪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欲强国,先通路。欲富民,先兴利!”

“朕己命工部联合格物院,制定全国基础设施建设纲要!”

“五年之内,以长安、洛阳、太原、蜀都、广洲、杨州等重镇为节点,初步建成覆盖主要区域的国家铁路网!”

“让钢铁巨龙,驰骋于神州大地!”

“十年之内,修缮、拓宽、新建全国主要官道,推广水泥硬化路面,建立高效驿传及物流体系!”

“同步推进全国水利网络建设,疏浚运河,兴修水库,改造农田灌溉系统,提升农业抗灾能力!”

“电报网络,将在三年内,覆盖所有州府!实现信息快速传递,政令畅通无阻!”

这一系列的宏伟规划,听得满朝文武目瞪口呆!

铁路!水泥路!全国电报网!这简首是神话般的景象!

若真能实现,大唐的国力,将会提升到何等恐怖的程度?!

巨大的诱惑和对新皇那神鬼莫测能力的敬畏,压倒了对工程浩大、耗资巨大的担忧。

“其五:经济革新!”

最后,李恪谈到了钱袋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