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安慰。
李世民沉默片刻,摇了摇头。
“不,你不懂。吾当年,是让大唐站了起来,让西夷臣服。”
“而恪儿,他是要让大唐……飞起来!飞向一个朕从未想象过的高度!”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喟叹:
“钢铁巨舰,蒸汽火车,电力光芒,全民教育……这些东西,若非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谁敢相信这是人间能够拥有的力量?”
“吾有时甚至怀疑,恪儿……他是不是得了什么天神的启示?”
王德对此不敢接口。
关于当今陛下的种种神异之处,宫中早有流传,但谁也不敢妄议。
为了让太上皇散心,也为了让他更首观地感受帝国的变化,李恪特意安排了几次视察。
当然,不是那种前呼后拥、惊动地方的正式巡幸。
而是乘坐着特制的、内部装饰舒适豪华的皇家一号蒸汽列车,或者是在渭水、黄河之上,乘坐着同样由蒸汽驱动、装有明轮的御用画舫。*微·趣·小·税+ `免/费\岳.黩+
第一次乘坐火车时,李世民的震撼是无与伦比的。
当这个钢铁巨兽喷吐着白色的蒸汽,发出震耳欲聋的汽笛声,缓缓启动,然后越来越快,窗外的景物飞速后退时。
这位见惯了大场面的太上皇,也忍不住紧紧抓住了扶手,脸上写满了震惊!
“这……这火车,竟无需牛马拖拽,便能日行千里?!”
他喃喃自语,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受到了剧烈的冲击。
透过宽大的玻璃车窗,他看到了铁路沿线,与他记忆中截然不同的景象。
田野里,不再仅仅是金黄的麦浪,还有大片大片生机勃勃的土豆和玉米田。
农人们使用的犁具似乎更加精良,一些大型的灌溉水渠旁,甚至能看到冒着黑烟的铁家伙在抽水。
经过城镇时,他看到了更宽阔、更平整的水泥道路,道路两旁竖立着奇怪的铁杆和玻璃罩子。
店铺林立,行人穿着干净整洁,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偶尔还能看到穿着统一制服、精神抖擞的警察在巡逻。
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途经一处大型的工厂区。
高耸的烟囱冒着滚滚浓烟(李恪也在推行环保措施,但这需要长久过程),厂房连绵不绝,里面传来巨大的机器轰鸣声。
到了换班时间,成千上万的工人从厂门涌出,男女老少皆有。
虽然衣着普通,但精神面貌却与他印象中的贱籍工匠截然不同。
他们的眼神明亮,步伐矫健,充满了活力。
“上皇,这里是皇家纺织总厂的一个分厂,雇佣了近万名工人。生产的棉布,不仅供应国内,还远销西域和南洋呢。”
陪同的官员介绍道。
李世民默然。
万名工人……这在他看来,几乎相当于一支军队的数量了!
而这,仅仅是一个工厂!恪儿治下,这样的工厂,还有多少?
它们所能创造的财富和力量,又将是何等恐怖?
乘坐蒸汽画舫,顺流而下时,他又看到了另一番景象。
河道被疏浚得更加宽阔,堤坝坚固。
河面上,除了传统的帆船,更多的是同样冒着黑烟、逆流而上的小型蒸汽货船和客船,穿梭往来,一片繁忙。
码头上,高大的起重设备正在装卸着山一般堆积的货物。
有来自南方的丝绸、瓷器、茶叶,来自北方的煤炭、铁矿石,还有那些他不认识的、从海外运来的各种原料。
这一切的一切,都无声地诉说着一个事实。
这个帝国,正在以一种他无法理解,却又无比强大的力量,飞速地运转着,发展着,创造着前所未有的财富和繁荣!
“恪儿……你究竟,是怎么办到的?”
李世民不止一次在心中这样问自己。
他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统治。
贞观之治,固然辉煌。
但更多是依靠他个人的雄才大略,依靠房玄龄、杜如晦等贤臣的辅佐,依靠对现有体制的修补和完善。
他让一个庞大的帝国机器,重新高效地运转起来。
而李恪,却像是在重塑这台机器的核心!
他引入了全新的动力,构建了全新的传动系统,培养了全新的操作人才,甚至……制定了全新的海洋战略、全球视野目标!
这种差距,己经不是量变,而是质变!
复杂的情绪,在李世民